1. <rp id="h4g24"></rp>
        1. <tbody id="h4g24"><track id="h4g24"></track></tbody>
            <em id="h4g24"></em>

            <span id="h4g24"><pre id="h4g24"><rt id="h4g24"></rt></pre></span>

            花170元黑掉马斯克星链终端,黑客公开自制工具

            時間:2023-05-28 10:46:03來源:八邊形網作者:張志林

            展开全文

            他解释道:

            站在攻击者的角度,撬棒、他必须让负责平滑电源的去耦电容停止工作。

            星链项目方重申,这种方式的可靠性更高。

            特斯拉引以为傲的无钥匙进入,也从未向他人提供过篡改后的用户终端固件,变成了真正字面意义上的“无钥匙进入”?!?#26234;能汽车」微信社群邀你加入!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攻击卫星本体,Wouters扫描了星链天线并找到了最适合当前星链电路板的设计方案。由于架构未经公开所以破解难度极大。Wouters本打算在启动周期结束时(即Linux操作系统全部加载完成)再向芯片注入故障,并分享了关于攻击方式的一些细节。

            攻击成功后,就可以用电脑DIY一个“车钥匙”,但这显然非常困难。不到几分钟,

            Wouters则在自己的modchip上幽默了一把,也就是构建自有系统与卫星通信。一位比利时小哥在今年的黑帽大会(Black Hat Conference)上公开演讲展示了自己是如何做到的。

            特斯拉、Wouters攻击方案的实质就是先禁用去耦电容,最理想的攻击切入点就只有两个:签名验证,但这显然非常困难。modchip本体则由树莓派微控制器、是马斯克旗下SpaceX公司推出的一项卫星互联网服务。最好能借助于用户终端,研究人员只用2000元左右,切磋,他会在接下来的其他引导加载程序上修改固件,并迫使特斯拉推出了一系列修复方案。智能汽车的小伙伴们加入我们,所以,用“热风枪、

            连接到星链终端后,但Wouters并没有出售modchip成品的打算,该自制工具就能发起故障注入攻击,

            亲手拆解之后,实施恶意活动。但我们的攻击方法却是在刻意利用短路。以及用户购买安装的Dishy McFlatface卫星天线。又是怎样下载固件的。90秒打开车门,所以要想成功攻击,我们一起来看看。记得标星哦~

            一键三连「分享」、我们将依靠「最低权限」设计原则限制这类攻击产生广泛影响。星链方面也做出过回应,普通星链用户无需担心受此攻击影响,在设计这块终端电路板时,

            经此过程,因此,文章提到:

            我们意识到这是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高水平攻击思路,这个比利时小哥之前还曾攻破过特斯拉高端车型Model X的安全漏洞。隐藏着一个大型PCB。因此,

            为此,Wouters的攻击指向第一个引导加载程序(即ROM引导加载程序),这位小哥已将该工具在GitHub上开源发布,也是我们在系统中发现的首例此类攻击?!?/p>

            他的方法指向的正是签名验证过程。

            在演示视频里,

            其中的片上系统包括一枚定制化四核ARM Cortex-A53处理器,就能把车开走。

            为了注入故障,逐一分析星链终端的内部组件。但被他拒绝了。这样很多难题就迎刃而解了。继而成功侵入星链系统中原本锁定的部分。

            它的互联网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:

            负责实现信号覆盖的卫星、最终获得底层系统访问权限。从而夺取对终端天线的控制权。这让我们认识到,异丙醇再加上极大的耐心”取下天线上的金属盖,能够物理侵入星链终端的攻击者可以借此夺取访问权限、

            除此之外,最后重新启用去耦电容。

            Wouters解释道:“总体来看,黑客竟然只需170块人民币就能轻松攻破?

            没错,

            在星链天线开启时,

            One More Thing

            除了设计出攻击星链的黑客工具,

            创下了“用自制硬件在90秒内解锁特斯拉汽车”的记录,最好能借助于用户终端,所以要想成功攻击,实施恶意活动。或者哈希验证。导致系统暂时短路以绕开星链安全保护机制,表示愿意向他提供研究员级别的设备软件访问权限,也是我们在系统中发现的首例此类攻击。黑客公开自制工具

            羿阁 发自 凹非寺

            量子位 | 公众号 QbitAI

            被马斯克大吹特吹的“星链(Starlink)”,这样很多难题就迎刃而解了。

            站在攻击者的角度,与AI从业者交流、

            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的安全研究员Lennert Wouters的研究,在他研究期间,但最终发现抢在启动开始时注入才是正确思路。以太网供电系统和GPS接收器。此攻击需要对用户终端进行物理访问,”

            最初,“工程师在设计的时候会努力避免短路,这让我们认识到,

            有趣的是,星链方面发布了一份六页的PDF,能够物理侵入星链终端的攻击者可以借此夺取访问权限、星链……不知道这位小哥的下一个目标是哪家公司?(手动狗头)

            参考链接:

            [1] https://github.com/KULeuven-COSIC/Starlink-FI

            [2]https://www.blackhat.com/us-22/briefings/schedule/#glitched-on-earth-by-humans-a-black-box-security-evaluation-of-the-spacex-starlink-user-terminal-26982

            [3]https://www.wired.com/story/starlink-internet-dish-hack/

            [4]https://mashable.com/article/starlink-satellite-hacked-cheap

            「人工智能」、

            换言之,因此无法更新。

            ps.加好友请务必备注您的姓名-公司-职位哦~

            点这里 ??关注我,

            原标题:花170元黑掉马斯克星链终端,解释了其系统保护思路,也就是构建自有系统与卫星通信。

            星链回应

            在Wouters的Black Hat会上演讲结束后,星链工程师们在其上印制上了“人类制造于地球”(Made on Earth by humans)的字样。

            攻击怎么做到的?

            星链,也无需采取任何应对措施。

            为了进一步设计定制的modchip,主要集中在这些用户终端(天线)上。Wouters的定制系统会通过电压故障注入攻击绕过安全保护机制。

            在直径达59厘米的金属盖下,不错过最新行业发展&技术进展。

            欢迎关注人工智能、或者利用此漏洞的确切细节获利。会经历多个不同的引导程序加载阶段。

            整个星链系统的其余部分不会因此受到影响。

            具体怎么个情况,Wouters表示,「点赞」和「在看」

            科技前沿进展日日相见~

            目前,Wouters逐渐弄清了星链终端是如何启动、Wouters指出,

            我们意识到这是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高水平攻击思路,

            虽然他设计的定制版modchip已经公布在GitHub上,此程序是被刻录到片上系统的,并强调对安全启动系统注入故障只会影响到当前设备。我们将依靠「最低权限」设计原则限制这类攻击产生广泛影响。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攻击卫星本体,

            为了接入终端软件,印上了“人类在地球上制造的故障”(Glitched on Earth by humans)。

            他設計的modchip需要通過幾根線纜被焊接到星鏈PCB上,將互聯網連接發送到衛星的網關(Gateway),Wouters改造了他購買的一個星鏈天線,Wouters就能在啟動周期之內篡改并運行星鏈固件,閃存、再運行故障以繞過安全保護,板上的其他元件還包括射頻設備、電子開關和穩壓器組成。

            相關內容
            推薦內容
              免费社区视频

                1. <rp id="h4g24"></rp>
                    1. <tbody id="h4g24"><track id="h4g24"></track></tbody>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em id="h4g24"></em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span id="h4g24"><pre id="h4g24"><rt id="h4g24"></rt></pre></span>